在我国明清家具中,大致可划分为三大流派:“京作”、“广作”和“苏作”!三大流派各有风姿形味,无论是“京作”、“广作”和“苏作”,都各有造诣。我国古典红木家具三大流派将红木家具推向艺术的高峰,并很好地将红木文化传承下去!这三大流派各有独特魅力,被后人总结为“文苏、豪广、奢京”
1》京作家具:豪华富丽,彰显皇族气派
京作家具起源于清代宫廷造办处,是官造手工业制品,一开始就具备了“皇家血统”身份!
京作家具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浓郁的宫廷贵族文化,讲求威严奢华、雍容贵气,彰显皇族的王者风范。京作家具以北京为代表,流行于北京的家具流派,是在苏式、广式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初,宫廷家具沿用明朝旧制从苏州地区采办。雍正、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下设苏木作坊与广木作坊,专门承担皇宫的家具制作,并从苏、广两地招聘能工巧匠,于是便产生了京式家具。
京式家具的风格大体介于苏式与广式之间,以色泽浓重的紫檀木为首选,以制作大型硬木家具为主,用料比广式要小,工艺严谨接近苏作,在造型上追求雄浑稳重,与清宫的建筑及工艺陈设品的风格都保持了一致性装饰纹饰,与苏式、广式不同。京式家具喜欢用龙凤纹、兽面纹、勾卷纹、蝠凤、蟠纹、螭纹、云纹及蝉纹等,追求古雅宫廷的艺术风格。
京作家具是对传统手工工艺的继承和发扬光大,素有线条挺拔、造型严谨、典雅秀丽、彰显皇家威仪的风范。加上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惜工本,装饰力求华丽,镶嵌金、银、玉、象牙、珐琅、百宝嵌、沉香、雕漆等珍贵材料和多种工艺。这使得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
2》苏作家具:用材精简、格调大方、文雅耐看
明代苏作家具是以苏南区域为中心、以苏州为主制作的家具,也是最具代表中国家具文化最高水准的艺术流派之一,格调清雅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精于用材。苏作家具表现为用材精打细算,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很常见。这种技术费工费时,但都能做到天衣无缝,精细极致。进入清代以后,苏作家具也向富丽豪华方面转变。清代苏作家具的特点为造型多样、细雕图案的文化气息逐步显露、制作精致、饰面常见生漆工艺。
苏作家具主要经典代表的家具有博古架、太师椅、茶几,还有造型较秀美的香几、花架,古朴大气的罗汉床、竹韵十足的竹节形家具、小巧玲珑的盘景架、雕刻奢华的架子床等等。
苏式家具中的各种镶嵌大多用小块材料堆嵌,整板大面积雕刻成器的不多。常见的镶嵌材料大多为各种玉石、各色彩石、象牙、各种材质的木雕等。在后期各种木雕中丝翎檀雕常有出现。
苏式家具的形制与装饰题材多取自历代名人画稿,以松、竹、梅、山石、花鸟、园林风景以及各种神话故事为主。其次是传统纹饰,如:海水云龙、海水江崖、龙戏珠、龙凤呈祥等,折枝花卉亦很普遍,大多借其谐音寓意吉祥语作为题材。局部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或缠枝牡丹为主,西洋花纹较为少见。一般情况下,苏式的缠枝莲与广式的西番莲,已成为区别苏式还是广式的一个特征。
3》广作家具:“敢为天下先”的中西合璧
广作红木家具是广东著名文化品牌之一,它以广东为中心,广州地区为主制作的家具被称为广作家具。因广州地区开放通商较早,可以说是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又是我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中转集散地。
广作家具制作在中国传统家具的基础上结合西方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的各种家具形式和工艺技法,创造了花样多变的华丽家具式样,而且用料厚重,富丽堂皇。这种新颖的家具逐渐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此时上层阶级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表现出极大的欲望,追求一种绚丽、繁缛、豪华之气。这种思想集中反映在室内陈设上,贵位显要们竞相斗奇夸富,“不差钱”的心理极剧膨胀。他们调集能工巧匠大肆修建住宅、园林并配置相应的家具,彰显其显赫的气势。而广式家具富丽堂皇的风格特点尤其受到清代宫廷和官绅、文人的追捧和提倡,最终这项由民间兴起的家具艺术形式得到了满清统治阶级的推崇,并成为继苏作家具之后的另一种中西风格的家具。
更多关于红木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