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伟,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高级研究员,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装饰艺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凌志伟老师所刻葫芦作品,以小见大,把中国画水墨神韵与意境,与喜闻乐见有美好寓意的葫芦完美结合在一起,是他独创的艺术品。近日在常州美术馆展出的“古韵匠心——红木家具艺术展”有幸邀请到凌志伟老师的作品一同参加展览,文玩葫芦作品承载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好寓意与红木家具所表现的精神、气质、神韵等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特别与文房家具组合更是相得益彰。
文玩葫芦有“福禄”之意,寓意富有、长寿、吉祥,千百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文玩葫芦通常越小越好,经过雕刻后可陈设于书房,也可在手中把玩,经长时间的手捻,葫芦会变得润滑、光亮,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在文玩葫芦上雕刻中国画水墨作品,是有别于传统针刻葫芦技法之外自创的方法。是利用葫芦表皮木质化密度不一样的特点,以刀代笔在葫芦表皮进行深浅不一的雕刻,在葫芦表面就呈现出中国画笔墨效果的一种方法,大大拓展了葫芦雕刻的题材,使葫芦雕刻作品更具艺术性。文玩葫芦通常较小,近乎微雕,因此在球形葫芦表面画稿、雕刻及其困难,更难的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雕刻时,施刀需一气呵成,才能表现出中国画的笔意和墨色的深浅,刻错则无法修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