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上晖
文字
常上晖陈振升梁奕泽孟熠玚
图片
王玥
编辑
谈到南宁人的城市回忆,不得不提起唐山路。
网络上关于唐山路的介绍甚少,仅仅使用一些地理方位进行说明。但对于南宁本地人来说,此地不只有“东南西北”,还有属于他们的独特记忆。
一扇破旧的铁门上写着“唐山路50号”常上晖摄
从北大路出发,沿着直道拐几道弯,就能在崭新的大楼背后,看到这足足有一公里长的古老街道。
狭窄的街道上,时有车辆驰过孟熠玚摄
下午时分,糖烟店的老板静静沉思常上晖摄
道路右侧商店的广告牌破旧不堪,许多标志的设计风格颇有千禧年的味道。
在这条街上,洗头理发的价格也更为实惠,在外面剪一次头发要花30元,在这里十几元就能搞定。
价格实惠的理发店梁奕泽摄
在唐山路另外一侧,商铺风格大不相同。这儿的商铺青砖灰瓦、门头古风、招牌颜色统一,售卖着古玩字画、红木家具。
路边玉石商店的牌匾孟熠玚摄
沿着这排商铺一直向东走,便到了唐人文化园,这里曾是辉煌的古玩集散地。
“求奇舫”商店常上晖摄
园区内部的店铺也售卖着“老古董”、玉石及手工艺品。店家介绍,唐人文化园已经开了十余年,但如今古玩潮已过,古董生意惨淡,园区内原先有三百多间铺子,现在也仅剩数十家。
在唐人文化园内的木艺手工店梁奕泽摄
沿着园区的主干道向里走,就会发现一处旧书摊。书摊上售卖着不少已绝版的印刷书籍,小到“口袋书”,大到字典、名著。
一些旧磁带和旧书梁奕泽摄
书摊老板表示,店里大部分书籍都是作为弃件低价淘来的,许多人在搬家时舍弃的东西,也会送到店里来。“甚至有些书还是从其他卖家那儿买到的,没人知道它们转手了多少次,换了多少位主人。”
书摊内景梁奕泽摄
书摊的老板在解决午饭常上晖摄
在周末,来得早还能赶上唐人文化园的跳蚤市场。跳蚤市场里售卖二手的旧物、杂物等,小到扣子、手镯,大到胶片相机、家电、自行车。若是天气宜人,市场内熙熙攘攘。
跳蚤市场内摆摊卖玉石的小贩常上晖摄
跳蚤市场上的商品陈振升摄
老式胶片相机陈振升摄
出了唐人文化园,一拐走进唐山路28号,就到了南宁摄影爱好者们常去的地方——鸳鸯楼。所谓鸳鸯楼,则是楼梯呈“X”状走势且连接两栋楼的组合型建筑物,结构别致、错落大方。
这座楼宇在年建成,距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年代感十足。因为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宣传,慕名来这里打卡的人越来越多。
鸳鸯楼陈振升摄
走出唐人街28号,一群老爷爷老奶奶聚在一起晒太阳,裁缝店老板娘在脚踏缝纫机缝补衣服,刚放学的孩子拿着一包薯片蹦蹦跳跳地走进唐人街28号。无论岁月变迁,唐山路依然保存着老南宁人典型的生活气息,书写着一代代南宁人的生活故事,承载着一代代南宁人的城市记忆。
欢迎向我们投稿:
xidaxinchuanm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