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有给朋友们简单分享过关于红木家具尤其是传统红木家具来源的一些知识点,但很多朋友私信说感觉介绍得比较简单不详细,希望可以在说得更详细一点,那么今天就来给对红木家具来源感兴趣的朋友详细聊聊。
自古以来,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的越早越先进,那么对于木业资源的消耗也必然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咱们国家,自古文明发展及先进程度一直领先世界,而且古代各王朝也特别喜欢大兴土木修建各类建筑,所以至明朝初年时,在咱们国家可以使用的林业资源是相对匮乏的,尤其是上了年份的优质成材林更是稀缺资源。
而最早诞生“红木家具”这一说法的历史时期正是明初时的郑和下西洋期间,换句话讲,在明朝之前是不存在红木家具这一说法的,学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非常庞大的,但过去的木质船在远航中,尤其是长时间的远航中会不可避免地对船体产生损坏,而郑和下西洋期间尤其是在现今的东南亚一带听取当地人的建议,砍伐了很多当地优质的木材来做船体修补。
另外船在航行时,为了更好的抗击风浪,基本都会在船舱装载一定的重物做“压舱石”,而这些上好的优质木材就是最适合做“压舱石”的重物,一来方便随时修补船体破损,二来又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上的郑和前前后后总计7次远航,但每一次的远航中间是有间隔的,而正是这个时间间隔让当时专职于皇宫中的宫廷木匠发现郑和带回来的“压舱石”木材存放了这么多年其芯材一直没有腐烂变形,所以都认为这种木材材质硬重,质地上乘,如果是做成家具想必也能传承很久,所以从此就开始了拿这种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的优质木材做家具的传统。
而这种产自东南亚的木材锯开后,其芯材基本都是以深沉的红色为主,故当时的匠人们都称其为“红木”,另外芯材锯开后还会散发出淡淡的酸香味,故又称其为“酸枝”,这就是红木界资格最老的“大红酸枝”,现代植物学名“交趾黄檀”。
以上就是关于传统红木由来的详细历史,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红木是特指“大红酸枝”的缘由,现在咱们所熟知的什么黄花梨和紫檀最开始并不属于红木,把它们定义成红木那都是国家为规范扩大原红木市场所订立的国标分类后的事了。
而自从国家出台了关于红木的“五属八类29种”树种定义后,传统红木的范畴就大了许多,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家具市场上会有那么多看上去并不红的家具也是红木家具的来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