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一次起,我们开始说明式家具形成的时代背景,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只能分成三次分别来说。上一次我们说了明式家具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明朝初期手工艺的飞跃发展,这一次,我们就来说说明式家具形成所依赖的物质条件。
明黄花梨三弯腿龙纹罗汉床
说到为明式家具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的,那非海外贸易的高速发展莫属。
明代前期,封建经济空前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当时人们在气象观测、地图绘制、造船技术以及航路勘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罗盘针的发明与使用,使我国的船队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这就给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
明黄花梨三弯腿四柱架子床
从明永乐三年(公元年)到宣德八年(公元年),明朝政府派三宝太监郑和先后7次出使西洋,进行贸易活动,其规模之大、航路之远、时间之长、往返之频繁,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这7次远航贸易,先后持续28年,所经历共有37个国家,最南到爪哇,最北到波斯湾和红海的麦加,最西到非洲东岸。所率船队共有大船62艘,最大船长达44丈,宽18丈,共载余人。船上带着我国行销的青花瓷器、印花布、纡丝、色绢、缎匹、雨伞、米谷、草席、鼓板、牙箱等商品货物40余种,采办回国的主要是香料、椰子、锡沙、淡金、宝石及各类优质木材。郑和7次下西洋,沟通了我国与南洋、东南亚、西亚南部以及非洲东岸各国的联系,密切了同这些国家的关系。此后,各国也相继派使臣赴我国朝贡(即勘合贸易),所带的货物中,就有少量的优质木材。
根据明代史料和现代书籍记述,明代海外贸易的对象主要有日本、吕宋、南洋各国以及东南亚各国。非洲东部由于航线较远,贸易往来次数相对较少。
我国与日本的贸易和文化往来历史悠久,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很频繁。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我国高僧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更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在日本正仓院还珍藏着我国唐代的家具实物。明代初期,我国同日本政府间还签订了协议,规定日本每十年向我国朝贡一次。这种朝贡,实际上是一种勘合贸易。其中倭漆家具深受国人的喜爱,甚至我国漆工有很多仿制日本器物的,居室陈设也以能摆设日本制品为高雅的时尚。这些日本家具,虽种类大小不一,但极其古雅精丽。有镀金镶四角的、有嵌金银片的、有暗花的,价格也很昂贵。当时的仿日本器物,也有十分精致的,陈设在厅堂里,极具古雅之趣。
明朝与南洋各国的关系一向很密切。南洋各国盛产金银、珠宝、香料和各种名贵木材,随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南洋和东南亚各国的优质木材被源源不断地运到我国。在明代时各国运来木材的详细情况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概括来说就是种类丰富,数量宏大。
除此之外,明朝政府还不时派遣官员专程赴南洋买办木料。海外贸易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制作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明清红木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