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南漆北蜡红木的最后一道脾气磐清阁红
TUhjnbcbe - 2023/9/17 18:49:00
北京哪间痤疮医院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06248.html

红木家具外表处理有“南漆北蜡”之说,很多流传的文章,都说是因为南方天气潮湿,适合用做生漆的家具;北方天气干燥,适合用烫蜡的家具。

事实并非如此。

生漆,又称“国漆“,是一种从膝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体,是我国特产的优质天然涂料。

生漆工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汉代时期东渡日本,被发扬光大,至今活跃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庆典里。

众所周知,China既是指“中国”,也有瓷器的意思,却很少有人知道,Japan既是指“日本”,也是漆器的意思。西方人将源自中国的漆器当成了日本的象征。

至今,也没有任何一种化学合成涂料,能在坚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过生漆。

红木家具表面的理想涂料,但生漆形成透明漆膜的条件非常苛刻,必须每次只擦薄薄的一层,并且在温度20℃-40℃、相对湿度75%以上时,才能干燥成透明的漆膜。

如果生漆擦厚了,或者温度、湿度不达要求,就是放到太阳底下晒、用火烤,漆膜也干不透,只会变成黑色。而这种黑色也是以前做漆的常态,成语“漆黑一片”,引用的就是生漆这个特点。

但红木家具做生漆时,却不能把表面做成“漆黑一片”的黑色,而是要做成“清水货”,讲究的是“透底”。

在没有可控制温度、湿度的生漆房时,北方地区的温、湿度自然环境就限制了它很难做出透底的生漆。

包括在南方地区,在没有可控制温度、湿度的生漆房之前,也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温度、湿度达到理想状态时才能做出透底的效果,比如,有些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只在桂花开的季节才做红木生漆的传统。

北方的自然气候条件,在没有可以控温、控湿的生漆房以前,烫蜡几乎是北方红木匠人的唯一选择---烫蜡工艺对气候环境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南北皆宜。

传统的红木家具擦生漆的工艺,包括刮灰和擦漆两大环节。

底灰又叫生漆灰,一般用生漆和石膏调制而成。

刮底灰主要是为了填平木头表面的毛孔,为达到平整的效果,在刮上底灰后,要送入生漆房,待干透后打磨(水磨),再批灰,再送入生漆房干透,再打磨,再批灰。。。正常情况下,为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反复五次刮灰--打磨五次。

擦生漆时,为了保证漆膜能干透不变黑,每次都只能擦薄薄的一层,然后送入特定温度、湿度的生漆房里闷熟,这层漆膜干透后,取出来再擦薄薄的一层,然后再送进生漆房闷熟。

为了达到清澈透底、圆润饱满、立体生动的效果,这个擦漆-闷熟的工序要反复七到八次:

传统的烫蜡工艺,是对红木家具表面进行精细打磨后,把蜂蜡加热熔化,渗入家具木质表面,让蜂蜡和木质、树脂等一起形成保护膜。

实际上,古法烫蜡工艺并不复杂,基本就是重复以下几步:

------

烫蜡工艺虽然简单,但要想光滑细腻,必须靠事先的精细打磨,所以对打磨的要求很高,一般要从目开始,打磨到至少0目以上,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工。

无论是传统的生漆工艺还是烫蜡工艺,其工艺等级、对家具的保护和展示效果,都是现代油漆所无法比拟的,但成本却要高很多:生漆工艺的成本,大概是油漆工艺的十倍;烫蜡工艺的成本,大概是油漆工艺的三倍。

无论生漆还是烫蜡,都要按部就班地将所有的工序一道不差地完成,才可以为红木穿上玉一样温润柔和的最后一件“衣裳”。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说:生漆和烫蜡,工序之复杂,对材料的要求之高,其制作工艺本身就是一个文化。

只是,在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不知道其好坏优劣、也无法区分其好坏优劣的情况下,这类高成本的传统工艺注定要没落---无论它有多么优秀。

这是市场供求双方共同的选择,是急功近利的代价,也将是这个时代留在历史上的底色。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漆北蜡红木的最后一道脾气磐清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