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我们普通人买房,只是掏钱的第一步。银行卡“嘀”一声刷出去,往往有种恍惚感,并不觉得特别心疼。真正令人心疼的是掏钱的第二步——装修。每一笔交易都要红票子唰唰地往外流,那种心疼感才真实呢!
所以,面对流水式的装修花销,一定要做一个“占小便宜”的人。这句话有两种含义:一是再小的便宜都是血汗钱,都要记得占;二是注意“占小便宜”的同时,绝不能忘掉原则上的“大便宜”。
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分析,先从如何“占小便宜”说起。
一、赠品你都要了吗?
买床品,送不送抱枕?
订橱柜,送不送锅?
订木门,送不送实木小板凳?
订空调,送不送立式电风扇?
当装修这场战役打响之时,你就要化身为一位富有联想力的人。每进一家建材公司,每签一张订单,都要能够第一时间联想起所有与其有关的赠品,打销售员一个措手不及。有些销售公司很大方,赠品就放在门口,前面配一排明晃晃的大金蛋,只要不瞎都不会错过赠品;但有些销售公司就没那么大方了,赠品一定要问了才有,还要多说一句:“这个……我要跟我们经理申请一下。”通常情况下,“申请”的结果就是必成,赠品就到手了。
也许你会问,要赠品干什么?那些小玩意儿有什么用?
千万不要这样想,装修过程里,就要做一个“占小便宜”的人。家里装修之初,大家都觉得赠品有什么大不了,可等到我们装修结束后,盘点了一下赠品:浴巾2条,被子2床,落地风扇2个,锅具3套,双立人刀具1套,红木椅子1把,贝壳工艺品一个,更有茶杯、青花瓷碗、抱枕无数。真真是大吃一惊。这些东西也不算少吧?
也许你会问:“送来的浴巾你敢用吗,质量肯定不行。”质量当然是不行,但放在地上当抹布也是又软又吸水吧?
也许你又会问:“送来的青花碗能用吗?土里土气的,放在家里显不出品位啊!”确实土气,但它们毕竟是碗,有时候家里碗筷奇缺又客人极多的时候,端出来也能解燃眉之急啊!
举了这么多小家子气的例子,就是为了苦口婆心地劝大家:一定不要忽略装修过程当中的赠品。装修这场战役里,要签无数的单子,如果每一单都能附赠一套赠品,积少成多也是一种财富。
更何况,这其中确实有不少可用的东西,比如一张红木小椅子,家里有小孩都争着坐;再比如那个贝壳工艺品,是我们找销售小姐姐用三寸不烂之舌苦磨而来的,抱走它的时候销售小姐姐的眼睛都要冒火了;再比如那些茶杯茶碗,家里客人太多一时腾不出高档茶杯的时候真可以救急。
不过,规律往往是这样的:越好的赠品,索要起来的难度就越大。那么,索要赠品的技巧何在?
首先,不能让对方把赠品的成本算在你的订单里。在未商定订单价格之前,除销售主动提出赠予的物品之外,绝口不提要新的赠品。因为太早提出赠品,销售员虽然同意了,却可能把这个成本直接加到你的订单里,羊毛出在羊身上。应该是直到价格已经谈得很满意了,再装出很为难的样子,“唉……这个价格其实我们也不太能接受,但是……”在这个犹豫徘徊的面具下,提出赠品的成功率就很高了。销售为了能够促使你快下订单,往往就会许诺向店长“申请”一个赠品。价格本来就很满意,又能得到赠品,快活!
其次,只要一个赠品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多要几个!商家都有赠品预算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向商家讨赠品,所以预算一定有盈余。如果对方给了你一套,你可以表示这个赠品很喜欢,再要一个行不行?俗话说“好事成双”嘛,这时候态度不要太强硬,真心实意地问,销售也不会在乎那一套赠品,往往会多送一套,但如果没有也不要强求,言尽则无味。
最后,如果你所签约的商家没有准备赠品,那也没有关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嘛。你可以指出同类商家都有赠品的,为什么就不能给客户提供这个实惠呢?我们购买实木家具就是如此,对方并没有准备赠品,但我们一再列举隔壁店以及隔壁的隔壁店的赠品,说得神乎其神,销售小姐姐不信都不行。理屈词穷的销售小姐姐让我们活活地抱走了展示在家具上的“非卖品”。
装修每花一笔都是大钱,商家都会稳赚,所以多要一些赠品真的不需要心慈手软,如果你要赠品的套路深,往往还会得到商家的尊敬。比如我们买床的时候,只订一张床,并很专业地要走了商家一对全棉麻抱枕。在我们即将付款的时候又来了一个姑娘,她看中这家床几个月了,今天终于痛下决定,一口气订了两张床,对赠品却一字未提。她不提,商家自然也不提。少问了一句话,姑娘就少拿了两对抱枕。她付款离开之后,我听说男销售员对女销售员小声地说:“太草率,赠品都不问一句吗?”女销售员的评价更直接:“傻。”
于是,我暗自庆幸讨要了赠品,没有被冠以“傻”的恶名。不过转而又担心赠品是不是要少了?是不是还会被评价为“有点傻”啊?
唉,真是心累。
二、活动折扣多比几家了吗?
装修开始之后,你会无数次听到销售员说这样的话:“我跟你说,你来的真是太巧了,我们今天正好有折扣,今年最低价!”起初我听到这样的话也非常惊喜,觉得自己平时多做好事、多扶老奶奶过街果然没有错,关键时刻人品居然这么好。但是,当这种话我听了一次一次又一次之后,反应慢半拍的脑袋终于想明白一个道理:哪有这么巧?他们是不是在骗我?
没错,一般来说,他们就是在骗你。当你走进一家装修材料店或者家具店,除个别极高端品牌之外,没有不打折、不搞活动的。因为现在家装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大家多少都要在价钱上让一些,否则就好像没有诚意似的。但东西的成本价毕竟在那里,让太多了要赔本,怎么办?很简单啊,那就原价提一些,打折呗,然后见人就说:“哇!你撞大运了,你看我们这个货多么多么高端、多么多么昂贵,今天居然恰好活动价哎!”听者大为感动,第一时间掏出钱包锁定折扣,上演了感人至深的一幕。
这么一讲,你还觉得“全年最大折扣”是真的吗?当然有真的,全年总有个最低价,而那个价钱真的会让你惊喜,以后不再出现。但如果盲目把所有的折扣都当作最低折扣,就上了人家的套了。
那么就有人问了:“我怎么知道是不是全年最低折扣呢?如果这次是,而我错过了,下次贵了怎么办?我不得后悔死?”
这样的概率当然存在,但避免起来也很简单。如果想要购买某一品牌的商品,比如说某某牌瓷砖,算起来需要很大一笔钱,不能轻易下决定,那么不妨多留出一些时间来,多看几次他家的活动,但不急着下订单。每次探店的时候,都记住活动价格以及当时的活动明星产品(特价产品),等到最后下订单的时候,价格如果不如之前便宜,就向销售员报出之前的心动价格,要求以那个价格购买。由于之前的价格也是店里权衡过的,肯定不会赔本,所以即使强硬提出此类要求,销售员也会帮忙争取。这种方法需要细心、耐心和沟通力,这样一来,你就能够享受到真正的“最低折扣”了。
如果仅是这样,技术含量还不够高,更高的技术动作马上出场。商家促销一般有几个渠道,一是店铺里的活动,就是我们逛店时能够看到的。二是家博会、建材市场博览会上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上,各种品牌荟萃云集,店家为了击败对手,多争取客户,往往会放出比店铺里报价更低的价格。这就需要你搜集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多参加一些相关活动,作出正确的判断。三是小区团购价。这种价格比较隐晦,如果是新小区,楼盘刚交房不久,就会有各种商家入驻,开启“小区团购”,希望新小区里大家一传十、十传百,都用这一家的商品,因为很有针对性,而且竞争也很强烈,所以小区团购价甚至比家博会都便宜,独家专享,不容错过。
如果是购买二手房装修,小区团购价就很难碰到了。那么溜达一下就近的新小区,或者向正在装修新小区房子的朋友们打听,也是获得信息渠道的好办法。
总体来说,家装过程里,每差一折,价格的差距是很大的。所以千万要多多比较折扣,这个“小便宜”不能不占。
三、价钱真是一砍再砍了吗?
砍价,这事让人头疼,却又不得不做。平时买菜的时候可以很大方地多甩几块钱,但是落实到家装这种重头花销上,不砍价真的是不明智。
我相信大家在装修时一定会自动开启“砍价模式”,但我想强调的是:价格定要一砍再砍。什么叫“一砍再砍”呢?
一砍,就是砍单价,以订一套橱柜为例,柜体板的单价要砍一下吧?门板的价格要砍一下吧?台面的价格要砍一下吧?五金的价格要砍一下吧?一样不能落下,都要砍到。砍完的单价将会直接在订单里体现出来,立竿见影。
二砍,就是砍总价。当所有的组件价格砍完后,销售员会唰唰唰地给你算出一个总价,这时候一定要拿着总价再抹零头,从千位抹起,不成功就抹百位,再不成功就抹十位,打车钱至少抹得出来。据我的经验,一般至少能够抹百位。
不过话说回来,买的不如卖的精,无论你怎么砍,都无法让商家做赔本买卖。我们的目的不是逼人家没处吃饭,而是在商家赚取的利润和我们付出的代价之间做一个平衡。我们抱着“能省一个是一个”的心态,商家抱着“能赚一点是一点”的心态,就能够皆大欢喜。
所以两次砍价,先砍单价再砍总价,一个都不能少。看似都是“小便宜”,如果你事后用原价算一算,就会发现这个“小便宜”真令人惊喜!
说完了如何“占小便宜”,接下来就要讲讲怎么能够在占“小便宜”的同时,不抛弃原则性的“大便宜”。
一、小项目里有大乾坤
大多数人不是专业装修人士,对装修合同里的条条款款都搞不太清,有时候听销售讲讲觉得蛮不错,再加上给了“小便宜”,头脑一热就把合同签了。合同一签,我们的地位就从“上帝”这样的高度跌落下来,接下来可能会有林林总总的附加项目等着你掏钱呢!
以我一个朋友为例,他家的地板和木门订的都是同一家,老板很大方地让了折扣,也送了喜欢的实木小椅子,零头皆抹,五金让利,看起来皆大欢喜。然而,当签约并上门测量之后,一系列的问题就来了。
首先是地板找平。大多数房子的地平都做不到完全水平,需要进一步做找平处理。铺复合地板对地面的找平要求非常高,而谁负责找平却是一个说不清的事儿。一般来说,可以找平的商家分别有:装修公司、地板商家以及自己找的施工队。当时,我的朋友急忙去翻装修公司的合同,才发现当初根本没提这一条儿,装修公司回复说:“给你已经是最低价了,哪里还包含找平?如果你想找平也没有问题啦,我们可以找人给你做,价格另付就是了。”价格报出来吓了同事一跳,而且装修公司还表示:“你是要铺复合地板的,我们的工人找平之后,不能保证你预订的那家地板公司就很满意。如果他们不满意说还是铺不了地板,我们也没办法。”同事一听就很泄气,再去看地板商家。地板商家何其精明,一看就知道当年朋友签约装修合同的时候没有把“找平”这个小项目包括进去,因此也“狮子大开口”了一把。为了能够顺利地铺上地板,朋友只能勉强掏钱。
花钱的事儿还未结束咧。等到测量过门框之后,地板商家又来报价了:“你们家的门框我们量过了,超过了我们标准门的高度呀,只能做加高处理。”门当然要完全契合门框,否则留一条大缝子像什么话?但是再一看合同,加高的价格也未包括在合同里,又不能因为加高而放弃原先签订的合同,只能接受商家算出来的高额的加高费——这个价钱可是一点折扣都没有了。
说到底,朋友注意了“小便宜”,却忽略了一个“大便宜”,那就是合同所含的项目是否完全。在合同里,要尽量把所有可能牵涉到的项目都说清楚,把所有可以商定的项目都确定下来,小项目里有大乾坤,忽略了这些项目,才是吃大亏呢!
二、砍的是价,不是质量
我买一片瓷砖,用了50元/平方米,你买的瓷砖用了元/平方米。这能证明我买对了你买错了吗?
当然不能,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那么同样的,如果在交易过程中砍价,万一影响到质量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要想方设法避免了。首先,砍价之前要先看中货。举两例砍价方法。
第一种方法:
我:“这款枫木实木的五斗柜,我觉得还不错,多少钱?”
商家:“这款元。”
我:“太贵了,2元吧。”
商家:“哎呀这可不行啊……算了算了,我帮你申请一下吧。”
商家向店主去申请那款实木五斗柜的价格了。
第二种方法:
我:“我想买款五斗柜,要多少钱?”
商家:“元,时尚大气又环保。”
我:“太贵了,2元能不能买下来?”
商家:“哎呀这可不行啊……算了算了,我帮你申请一下吧!”
然后商家转头就把一个原本折扣价就是2元的衣柜推荐出来了,其实不用砍,它就是2元。
通过上面的小例子,大家就很明白了吧?千万要指着货议价,而不能广义地议价。广义议价只会让价钱掉下来的同时,质量也掉下来了。
其次,为了能够砍价时不含糊质量,建议大家购买建材时选择正规品牌。品牌毕竟是一种保证,商家为了多年经营的信誉,不会因为你砍了几百几千的价格就给你做坏。如果是那些没有名气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商家,就说不准了,砍价真的可能砍掉质量和安全。
三、小心套餐陷阱
现在卖什么都喜欢套餐。套餐的内容全面,能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能促使商家打包销售一些不那么热销的产品。对两方都有利,所以长盛不衰。
但你知道吗?套餐也是有陷阱的。
还是以我之前买木门和地板的朋友为例,当初就是看中了套餐价,觉得实在划算,不能不买。可是购买后就发现,自己家的实际情况与套餐里诸多内容都不符合,比如刚才提到的木门加高问题,就让他多花了一大笔钱。还有更换五金件的问题,他家是欧式风格,而套餐里的门把手是现代简约风格,安装起来真的不搭,于是他就想换成同种价位的欧式风格门把手。然而——“对不起,只有套餐里这款可以享受这个优惠价,您所要更换的那款不可以。而且享受了套餐之后,真的不能再打折了。”两句话就让我朋友又加了许多钱来换一个并不特别高档的欧式门把手。里外里内算起来,并没有购买套餐前想象得那么合算。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在装修过程中,我们都倾向于选套餐,套餐通常情况下也确实合算。不过,在选购之前也要好好想明白:套餐里全部内容是不是适合你?如果有部分不适合,这部分内容更换时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套餐可以省钱,这是小便宜,但如果因为这个小便宜,而掉进了套餐陷阱,甚至装出了自己本不想要的风格,那才是失去了大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