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贾平凹暂坐12单身女子在欲望里沉沦,悟透 [复制链接]

1#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

在中国文坛上,他无疑是位高产的作家。

自80年代正式驰骋纵横于文学创作中以来,几乎都是以每两年一部长篇的速度大放异彩。

15年前,北京燕山出版社开始了一项“世纪文学60家”的评选活动,在这评价中,贾平凹更是排名第六名,远远高于陈忠实、路遥、莫言等人。

包括文学界,对平凹先生的评价是这样的: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说到贾平凹的作品,在众多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中,有两部作品却特殊显眼,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出世即遭16年被禁风波的《废都》,二是前不久发行出版的新书《暂坐》。

《废都》作为贾平凹城市题材的首部作品,写尽了西京城文人背后的荒唐事,当年一出版,光盗版就高达千万册,贾平凹更是因此名动天下。

而同是以西京城为背景,以城市题材来创作的新书《暂坐》,则用琐碎繁泼的字句,呈现出了当代都市生存的众生相,特别是其中的人性描绘,可以说是直击灵魂。

今天给大家主要分享两点,看破了能对自己的人生更多点认知!

人生在世,有执念就有束缚,妄图用逃避躲避现实,只会让羁绊来得更猛烈

《暂坐》这本书是围绕一个名为“暂坐”的茶庄展开叙述的,以十几个经济独立却情感失意的都市女子为主线,写出了五味杂陈的百态人生。

贾平凹笔下的西京城,弥漫着驱不散的雾霾,踉踉跄跄的风刮得叶子哗啦作响,城中的人五颜六色,为了生活奔波,无处可逃。

暂坐茶馆是西京城中最高档的茶庄,最好的茶品在这里,最精美的茶盏也在这里。

可真正为茶庄带来故事的,是十多位因缘际会的都市女子。

她们身份迥异,有红木家具的老板,医院的老板,有的开火锅店,有的做广告公司…

她们也或单身或离婚,没有情感和婚姻的支撑,却凭借自己能力,成为了都市最为典型的中上层阶级。

大家在一起聚餐吃火锅,一起放生巨龟,一起帮人搬家,一起打麻将……

好像生活过的无比惬意,好像进入茶庄的那一刻,便与外界隔开,可以摆脱一切不顺心的事,获得短暂的精神上的自由享受。

可是生活就是这样,从来没有理想王国,越是想要找一方净土,逃避现实、烦恼,烦恼和痛苦越是会汹涌而来。

就如茶庄终究是建立在西京城的繁华处,被周围熙熙攘攘的现代商业所包围般,这群看似成功独立的女子们,注定无法挣脱社会权力结构的网罗,要被囚困在各种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困境中。

比如暂坐茶馆的老板海若:

海若仗义,心善,信佛也有信仰,只要朋友有困难,她都第一个出头帮忙,众姐妹都称她为大姐大,她也以此身份自居。

但是比较耐人寻味的是,她虽然信佛、离婚,看似看淡红尘,却又处于红尘之中,始终把自己缠绕在政商关系中,用珍贵茶叶和精湛茶具,细心谨慎的打点关系,以企图得到权势的护佑。

她以为自己是大姐大,是众人离不开的人,可是随着事情越来越糟糕,雾霾围城、闺蜜病逝、领导双规、茶庄爆炸……

直到最后,局外人视角的伊娃飞回圣彼得堡,彻底逃离,她似乎才大悟:

原来这个世上,真的没有什么永恒牢不可破的关系,她也不是什么别人非离不了的大人物,人们都在为着自己的私利奔波着,谁离了谁都照样好好地过着。

比如开广告公司的陆亦可:

有着业务渠道的她,本就不差钱,可是对金钱的执念太深,所以她不停送礼、组饭局托人办事,只为了能够在机场附近得到一块LED的广告展位。

最后心心念念的广告位没有得到,还被迫成为权势扯皮的调和者。

再比如姐妹中的富婆应丽后:

她是姐妹中最有钱的,手里有23间门头房出租,可是越有钱,就越容易为金钱所侵蚀灵魂,为了获得更多财富,她心甘情愿以色谋关系;后又以放高利贷来获利,结果本金收不回来,又被催账的无赖索要了整整30万;花钱保平安后,却依旧甩不掉这些无赖。

……

在很多人眼里,这些人光鲜亮丽,活得轻松自在,可是真相是他们看似自由的背后,是欲念延伸出来的层层束缚,这些束缚让她们难受、痛苦、渴望远离,而能够暂时摆脱那些俗尘欲念和身不由已的地方,就是这座这座优雅清净的茶庄。

读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贾平凹把茶馆的名字叫做“暂坐”,可能就有这番意思吧。

暂坐就是无法恒定,就是只能短暂的解脱,就是你即便现在逃离了,但是终究还是要去面对、去承受生活。

这就像喝酒,喝醉了,我们可以撕掉身份的标签和伪装的面具,肆无忌惮、泪流满面……可是酒醒了,还得往前走,日子还要过,该解决的问题一个也跑不了。

不能正视自己的欲望,不能客观的认识生活本身,所有以规避或逃离的方式卸下心灵包袱的做法,统统要以承受现实和理想的落差撕扯为代价。

所以,逃避永远不是人生的正解,你愈是妄图躲避的,反而会带来具有更大破坏力的反噬灾难。

拯救,从来都是自己的事

贾平凹在《暂坐》里花了很多片段描述,但最终却没有出现的一个角色是:活佛。

众姐妹们聚集在茶庄,除了获得短暂的自由、逃离现实的重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就是:在等待活佛的到来。

海若从未曾谋面的吴老板那里得知,西域活佛即将进西京城,为此她与吴老板商议,自己也接待几天,得到答复后的海若,便将茶庄二楼装修成禅房来招待活佛。

于是从那以后,大家都望眼欲穿地等待活佛的到来,以至于不同人物每每出场,都有人会问道:活佛啥时候来?

而且,为了迎接所谓的活佛,众姐妹们还专门提前租了几辆房车,做好前去机场迎接的准备。

姐妹中的富婆应丽后,在得知借出去的高利贷万,本金拿不回来后,心急如焚的她,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是先跑到暂坐二楼,虔诚跪请佛像保佑。

可计较戏虐的是,直到故事结尾,贾平凹笔下的这位“活佛”也只是存在众人期待和念叨中,始终不曾现身。

读到这段的时候,我感触很大,所谓的“活佛”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只不过是一种意念象征而已。

众姐妹们虽然看似光鲜亮丽,其实各有各的烦恼,现实生活里也被各种复杂的生存境况所困,而贾平凹笔下引入的“活佛”角色,说白了就是凸显描述众姐妹心中的那种对精神救赎的渴望。

所以,不管是一开始百般请求接待活佛,布置禅房,还是被欲念束缚的众女子们,跪拜佛像,其实都是想从活佛身上,得到安慰、宽恕和拯救。

可是信仰救不了人,所以这份信仰在西京城权力更迭的翻天覆地中,彻底落空和瓦解。

市委书记、副市长的相继落马,对西京城内的政商关系结构产生了强烈的漩涡;而身处繁华地带的暂坐茶庄,也因这场政权内部涌动的风雨,有了近乎黑云压城的危机感。

先是店员小唐被带走了,因为曾帮齐老板给市委书记置换过黄金;

而后老板海若被带走了,因为不仅与齐老板牵扯甚深,就连这暂坐茶庄也是从市秘书长那里,通过走关系以便宜价格得来的。

众姐妹被执念所束缚,也舍不掉因贪嗔而来的社会关系网;这种痴迷和执拗,导致自己最终都无法独善其身。

于是,那点浅薄的自我安慰,最终还是残忍破碎。

突然想到电影《妙先生》里的一句话:

信仰不是神,他从来不拯救谁,而是你选择什么样的信仰拯救自己,拯救,都是自己的事。

我觉得这和贾老想表述的道理是一样的,活佛救不了众人,佛像亦爱莫能助,因为世事风急雨骤,唯有自渡方保平安。

因为自己不愿放下,却侥幸依靠信仰获得心安,等来等去,就只能成为一场笑话!

在小说最后,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中,暂坐茶庄成了废墟。

茶庄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众姐妹提供一个治疗的场所,治愈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束缚、精神压力和欲念的侵蚀,可是终究到最后,也无法根除众姐妹的苦楚和磨难,无法治疗众姐妹被欲念藤蔓勒出的伤痕。

于是失去了治疗意义的暂坐,似乎注定了要消亡。

毕竟代表理想王国的暂坐茶庄,终究只是梦一场,超现实与现实的对抗,最终必然要落败,被欲念缠绕和吞噬的人,也注定无法拥有安宁的精神停歇地。

从来就没有所谓的理想王国,也从来就不存在真正的精神领土,这一切都要靠自己拯救。

读完《暂坐》,真的是感触很大,贾老笔下的十几女子,看似光鲜靓丽,各自喷吐着芳华的娇娆,却又背负时代的烙印,周旋在夷险的复杂关系中,因无法平衡的双重矛盾困苦煎熬着。

其实这些困惑和不如意,我们又何尝没有呢?曾几何时,我们也想要找一方净土,也想要躲起来,不再理这世事叨扰,可能做到吗?

贾平凹为小说取名《暂坐》,就是向世人阐述一个道理:

无论何时,都不要因为追逐功名利禄,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因为人生本就无常,人性无定!若是贪念这片刻的舒适,倒生出弄巧成拙的困境了。毕竟,人生就是暂坐一场,是否能够过得踏实心安,全在自己!

写在最后

当年的《废都》可以说是洛阳纸贵,一经出版天下知,四十不惑的贾平凹通过描述男女纠缠的性爱,写尽了人性的悲凉。

但同为城市题材的《暂坐》,不再那么肆意张扬了,这与贾平凹的年龄和阅历有着必然关系。

年近7旬的他,写这部作品,更像是对人生的沧桑经历的回顾和释然,字里行间充满了贾老晚年的通透智慧;以至于慢慢读来,让人感慨良多!

有人说《暂坐》可能是贾平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了,这部小说约21万字,但他却写了整整两年,以前的书稿最多写2遍,但《暂坐》他写了4遍。

所以如果贾平凹真的不再写小说,那么《暂坐》将是他的封笔之作,这也是世界最悲哀的事情之一!

就连三毛曾经也给贾平凹写过信,信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要不是您的赠书来了,可能一辈子没有动机写出这样的信,就算现在写出来,想这份感觉——由您书中获得的,也是经过了我个人读书历程的“再创造”,即使面对的是作者您本人,我的封闭感仍然依旧,但有一点也许我们是可以沟通的,那就是:您的作品实在太深刻。不是背景取材问题;是您本身的灵魂,今生阅读三个人的作品,在二十次以上,一位是曹[雨沾],一位是张爱玲,一位是您。深深感谢。没有说一句客套的话,您新赠给我的重礼,今生今世当好好保存,珍爱,是我极为看重的书籍。不寄我的书给您,原因很简单,相比之下,三毛的作品是写给一般人看的,贾平凹的著作,是写给三毛这种真正以一生的时光来阅读的人看的。我的书,不上您的书架,除非是友谊而不是文字。

人生短暂,且来《暂坐》坐坐!

肉身太苦,当你的精髓世界无法欢愉,建议到阅读中体会人生百态,不管你是追求自在、潇洒和文艺范儿,还是感到艰辛、迷惘、无奈堕落,都建议你读读这位七旬老人的智慧良方!

不过少吸一包烟、少吃一顿饭,就可以拥有一本这本贾平凹的经典著作套装,绝对值得阅读,比市面的畅销书便宜多了!

喜欢的朋友赶紧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珍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