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交趾海梅红木老红木,你还知道大红酸 [复制链接]

1#
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084137.html

想要了解更多红木知识识别上图
  按照国家标准《红木》GB/T-,红酸枝木类有如下四个必备的条件:


  1.*檀属(Dalbergia)树种;


  2.木材结构细至甚细,平均管孔径向直径不大于微米;


  3.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85g/cm3;


  4.木材心材红褐色至紫红色。在标准中,属于红酸枝木类的有七种,学名分别为交趾*檀(老挝酸枝)、巴里*檀(花酸枝)、赛州*檀、绒毛*檀、奥氏*檀(白酸枝)、中美洲*檀和微凹*檀。其中以交趾*檀,也就是老挝大红酸枝最为出名。

论及珍贵程度和价值连城,红酸枝不及紫檀、*花梨这两种“御用”木材,但要说到社会影响力,红酸枝在古代却是深入人心的。特别是到了清代后期,红酸枝是富户巨室不可或缺的家具陈设。我们今天所听到的“红木”一词,就是那个年代酸枝的别名。


  酸枝木与小叶紫檀、*花梨并称宫廷御用的“三大贡木”。不像后两者在中国家具史上有较长的使用历史,酸枝木的发现与使用源于海上贸易的一次意外。据悉,明初郑和下西洋,为弘扬国威、开拓海上贸易,载着满船的珍宝出航。然而,在大海上风雨飘摇,即使是偌大的船只,货品太轻也容易在风浪中颠簸摇曳。于是,在途经东南亚的时候,就砍伐了当地的交趾*檀作为垫船木来给货船压重。回到中国上岸后,这种材料被大量丢弃,成为废材,后来才渐渐在各个港口被使用起来。所以目前有大量的老红木旧家具的地方都集中在上海、苏州、天津、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城市。


  酸枝木的大量使用要到清朝中后期,据故宫博物院的相关研究表示,从传世的家具及档案来看,乾隆以前几乎看不到酸枝木家具的记载,酸枝木是在紫檀、花梨木基本告罄后,作为替代品由南洋进口而来的。据考证,酸枝木家具在清宫中出现是在乾隆二十年以后。在内务府档案中,把酸枝木原料称为“海梅木”,做成的家具通称为红木。由于来源充足,到了清代后期,酸枝木家具数量猛增,在清代宫廷家具中已经占有着重要的比例。


  红酸枝最典型的就是它的“大红脸”——木纹以枣红色为佳,常常夹杂着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条纹,纹理变化丰富、图案千变万化,古朴幽蕴。特别是学名为“交趾*檀”的老挝大红酸枝,更是以其写意洒脱的木纹而备受推崇,有时还可见*花梨那样的“*脸”花纹,在清末民国时期的家具中很受欢迎。


  除了在清末的宫廷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民间,酸枝木家具的受欢迎程度遍及大江南北,几乎成为一个全民话题,是富户巨室内不可或缺的家居陈设。在北方,酸枝木被称为“红木”,江浙一带习惯将其称为“老红木”,广东、广西则称为“酸枝木”、台湾称为“红紫檀”。清末光绪三十三年出版的广东署禺人*世仲所写的著名谴责小说《廿载繁华梦》中就出现了大量酸枝木家具的描写。如第二十六回中写道,酸枝木的大号台椅与金嵌花的帐勾、杭花绉的棉褥子、美国办来的上等鹤茸被子等珍贵奢侈的家居产品,成为富户家居陈设必不可少一部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