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面解析红木酸枝木系列排行学名与俗 [复制链接]

1#

中国红木产业权威微媒体!深入探索红木文化,分享红木知识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洞悉市场风云传承国学精髓,传递积极能量!红木,这一独特的木材,不仅用于制作精美的家具和工艺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我们将带您全面解析红木的方方面面,让您深入了解其排行、学名与俗称,感受红木的魅力与价值。日前,于友人之红木茶室小聚,恰逢一对此刻正寻觅沙发的夫妇踏入店门。在店主详尽地阐述了自家大红酸枝沙发的设计、材质、工艺及定价后,客户表示价格高昂,而街对面的一家店铺同样提供酸枝沙发,且价格仅为三万有余。于是,夫妻二人转身离去。我抬头望去,对面店铺所售,实为东非酸枝,与大红酸枝不可同日而语。在红木市场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名称相似的“酸枝”木材。这些木材在市场上琳琅满目,让红木消费者往往感到困惑。那么,究竟什么是酸枝?市场上众多的酸枝中,哪些才是真正的酸枝?它们的价格又是如何排定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酸枝木”的内涵。

首先,“酸枝”并非一个纯粹的植物学概念,而是一个在《红木》国标中得以规范的归类。这个名称最初源于交趾黄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红酸枝。在清中至清末时期,这种木材在江浙沪及京津冀等地常被称作“红木”。然而,随着民国时期新红木的引入,为了区分新旧,它开始被更名为“老红木”。而在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由于锯切时产生的酸香味,人们更习惯将其称为“酸枝”。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多相似树种的发现和利用,南方地区对酸枝的分类也愈发细致,包括红酸枝、紫酸枝、花酸枝、油酸枝、黑酸枝等。在年《红木》国标出台之前,广东地区甚至将“酸枝家具”作为硬木家具的统称。

因此,对于新接触红木的朋友来说,了解酸枝的概念至关重要。酸枝之名,源于其锯切时的酸香特征。随着新树种的发现和利用,人们开始用“XX酸枝”来命名这些木材,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酸枝家族”。为规范红木市场,年《红木》国家标准应运而生,将红木界定为2科5属8类33种树种的心材,这一举措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购买指南。年,随着国际学术的最新进展,为确保《红木》国标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其中部分“同种异名”的树种被进行了调整与合并。因此,最新的《红木》国家标准涵盖了2科5属8类29种树种的心材,为消费者和行业提供了更为精细的分类和购买参考。值得注意的是,“科”、“属”、“种”是国际生物学界通用的分类方法,而“类”的划分则更多地基于商品名,并非严格的生物学命名范畴。在《红木》国标的黄檀属中,以“酸枝木”为名归类的共有两类,计4种。其中,黑酸枝木类包含7种:刀状黑黄檀、阔叶黄檀、卢氏黑黄檀、东非黑黄檀、巴西黑黄檀、亚马孙黄檀及伯利兹黄檀;而红酸枝木类则有7种:巴里黄檀、赛州黄檀、交趾黄檀、绒毛黄檀、中美洲黄檀、奥氏黄檀和微凹黄檀。因此,按照《红木》国标,上述4种即为真正的“酸枝木”。

但值得注意的是,红木市场上还存在许多虽不在《红木》国标之内,却被商家冠以“XX酸枝”之名的木头。其中,非洲酸枝(又称红贵宝,学名可乐豆木)、东非酸枝(亦称沉贵宝或二级黑檀,学名成对古夷苏木)、澳洲酸枝(相思木,学名Lancewood)、南美白酸枝(学名阔变豆)、南美酸枝(学名铁木豆)、柬埔寨黑酸枝(又称高棉黑酸枝,学名毛榄仁)以及非洲白酸枝(又称虎斑檀,学名多小叶红苏木)等7种尤为常见。以上所提及的7种木头,虽常被市场上的商家冠以“XX酸枝”之名,但它们实际上并不属于《红木》国标的范畴。相反,在《红木》国标所列的4种酸枝木中,诸如赛州黄檀、巴西黑黄檀等种类在市场上较为稀少。然而,有9种酸枝木在市场上较为常见,若以家具成品的价格水平进行排序,其大致排名如下:

、交趾黄檀

这种木材在清中期就被选为中国宫廷家具的原料,最初被称为“海梅木”、“酸枝木”或“红木”,后来更名为“老红木”。如今,它最常被人们称为“大红酸枝”或“老挝大红酸枝”,甚至在某些地区,它也被称作“老挝红酸枝”或“老挝酸枝”。交趾黄檀主要生长在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无论是作为原料还是成品,交趾黄檀在各种“酸枝木”中都堪称价格之翘楚。市面上常见的大红酸枝,其价格每吨大约在20至30万元之间,而品质上乘的大料和板料则根据其品相进行定价,往往每根或每块都能折合成百万以上的价格。

2、卢氏黑黄檀

卢氏黑黄檀,又称大叶紫檀,源自马达加斯加,自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曾被冠以海岛性紫檀等众多别名。然而,尽管其名中带“紫檀”,实际上它并不属于紫檀属,而是属于黄檀属,因此被归类为黑酸枝类。曾几何时,卢氏黑黄檀(大叶紫檀)的价格一度超越了大红酸枝,甚至直追珍稀的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然而,随着一系列市场事件的发生,其价格逐渐回落,目前吨价稳定在7至2万元之间,位列大红酸枝之后。

3、东非黑黄檀

东非黑黄檀,也被俗称为紫光檀,是《红木》国标中归类于黑酸枝类的一种珍贵木材。它主要产于非洲的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家,以其独特的色泽和质地备受瞩目。东非黑黄檀的原料价格并不高,根据品质和产地的不同,价格在几千元一吨到三万多元一吨之间浮动。然而,由于其出材率相对较低,使得成品价格相对较高。这些成品在品质上差异显著,价格也因此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有些东非黑黄檀的成品价格甚至超越了大红酸枝,而有些则仅与花枝(巴里黄檀)相当。总体而言,东非黑黄檀的成品品质在所有红木中可以排在大叶紫檀之后。

4、微凹黄檀

微凹黄檀,作为《红木》国标中的红酸枝类一员,其原木材质与大红酸枝颇为相似。在市场较为罕见五六年前,曾有不法木材商将其伪冒为大红酸枝,以欺诈红木家具厂。3年时,微凹黄檀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导致其价格飙升,短短几个月内涨幅达两倍,但随后价格有所回落。目前,墨西哥产地的微凹黄檀吨价普遍在4万以上,而巴拿马和尼加拉瓜产地的价格则在2万至3万之间。近年来,微凹黄檀成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已逐渐接近巴里黄檀的水平。

5、巴里黄檀

这一珍贵的木材,其产地广泛,涵盖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以及老挝等地。在清末民国时期,它曾作为大红酸枝的替代材料被引入中国,并被冠以“新红木”的美称。如今,这一曾经的“新红木”已跻身明清“7大老红木”用材之列,地位显著。尽管其原料尺寸普遍较小,多在20多公分左右,但市场价值却不菲,常见吨价在2万至4万之间,而品质上乘的大方料更是能拍出5-7万一吨的高价。

6、奥氏黄檀

奥氏黄檀,通常被称为白酸枝,实际上属于红木国标中的红酸枝类别。这种珍贵的木材主要产于泰国、缅甸、老挝等地区,而缅甸出产的奥氏黄檀因其出色的品质,常被人们特别提及,因此又有了“缅甸酸枝”的俗称。奥氏黄檀的纹理变化丰富,多样性强,而其价格则相对巴里黄檀略显亲民,但二者相差无几,整体而言,两者价格基本持平。

7、伯利兹黄檀

伯利兹黄檀,这一《红木》国标黑酸枝类的新兴树种,源自伯利兹等中美洲国家,近年来备受瞩目。其方料价格目前稳定在每吨2万以上,显示出其不俗的市场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伯利兹黄檀中能够精选出部分纹理与黄花梨相似的珍品,经过漂色处理后,其外观酷似黄花梨,因而被商家赋予了“大叶黄花梨”的雅称。同时,由于其诸多特性与巴里黄檀颇为相似,伯利兹黄檀又被业界称为“花枝”。伯利兹黄檀在密度和纹理方面都表现出色,然而,将其俗称为“大叶黄花梨”或“花枝”并不十分恰当。尽管可能意图与黄花梨相联系,但这样的命名方式与其他木种的俗称完全相同,导致混淆和难以区分。相比之下,采用如“阔叶黄花梨”或“细叶黄花梨”这样的命名,可能更为贴切和易于区分。

8、阔叶黄檀

阔叶黄檀,又称印尼黑酸枝,是《红木》国标中的一种黑酸枝类木材。它主要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是红木市场上销量领先的“酸枝木”之一。市场上阔叶黄檀的原木较为稀少,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阔叶黄檀木材,多以精方、薄板、套料或白坯的形式,从印尼等地区进口。

9、绒毛黄檀

在《红木》国标中,绒毛黄檀被归类为红酸枝类,其主产地位于巴西等南美洲国家。近年来,这种木材在市场上备受木材商的推广,同时也有不少厂家对其进行试制。目前,绒毛黄檀的原料价格相对亲民,大约在每吨万元左右。这种木材主要分为红料和黄料两种,其中红料含量较高的批次价格往往会更高。在红木市场中,尽管各种红木树种的价格差异巨大,但排名却并非易事。在《年最新红木排名及价格简介》一文中,我们曾多次指出,影响红木家具价值的因素众多,因此难以做出完全客观且准确的排名。因此,本文所提供的排名信息仅供参考,旨在帮助新入门的木友们快速了解市场动态。同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然国内红木行业对许多红木树种都有通用的俗称,但不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细微差异甚至重叠交叉,这可能会引发误解。此外,某些商家在销售过程中可能不会遵循行业惯例,因此,无论您购买何种酸枝(或其他红木制品),都应确保清楚了解其学名,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