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纷繁复杂的红木市场中,“XX酸枝”的名称层出不穷,往往让消费者感到困惑。究竟什么是酸枝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酸枝种类中,哪些才是真正的酸枝?它们的价格又该如何比较?
首先,要明确的是,“酸枝”并非植物学上的严谨概念,而是一个在《红木》国家标准中使用的归类。其历史可追溯至,即人们常说的大红酸枝。为了规范市场,年颁布的《红木》国家标准将红木界定为2科5属8类33种树种的心材。年,随着国际学术的更新,部分“同种异名”的树种被调整合并,使得《红木》国标更加完善。科5属8类29种。在红木的分类中,“科”、“属”、“种”是国际生物学界普遍采用的分类体系。然而,“类”的划分则更多地基于商品名,并非严格按照生物学命名规则来确定的。在《红木》国标的黄檀属分类中,酸枝木被划分为两类,共计4种。具体来说,黑酸枝木类包含刀状黑黄檀、阔叶黄檀、卢氏黑黄檀等7种,而红酸枝木类则涵盖巴里黄檀、赛州黄檀等7种。因此,依据《红木》国标,上述4种木头才是真正的酸枝木。
但值得注意的是,红木市场上还存在许多不在《红木》国标之列,却同样被商家冠以“XX酸枝”名称的木头。其中,以下7种尤为引人注目:、非洲酸枝(红贵宝,学名可乐豆木)2、东非酸枝(沉贵宝、二级黑檀,学名成对古夷苏木)3、澳洲酸枝(相思木,学名Lancewood)4、南美白酸枝(学名阔变豆)5、南美酸枝(学名铁木豆)6、柬埔寨黑酸枝(高棉黑酸枝,学名毛榄仁)7、非洲白酸枝(虎斑檀,学名多小叶红苏木)
此外,在《红木》国标的4种酸枝木中,尽管如赛州黄檀、巴西黑黄檀等在市场上较为罕见,但常见的9种酸枝木价格水平却不容忽视。若以家具成品为参照,其价格排序大致如下:
、交趾黄檀
这种木材自清中期起便被用作中国宫廷家具的原料,早期曾被称为“海梅木”、“酸枝木”和“红木”,后来逐渐演变为“老红木”。如今,它最为人所熟知的俗称是“大红酸枝”或“老挝大红酸枝”,在某些地区,它也被称作“老挝红酸枝”或“老挝酸枝”。其主产地位于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各国。无论是作为原料还是成品,交趾黄檀在各种“酸枝木”中都占据着价格巅峰。市面上最为普遍的大红酸枝,其价格大约在每吨20至30万元之间。而对于那些品质上乘的大料和板料,其价格则根据品相进行论根或论块计价,每吨的价格往往超过百万。
2、卢氏黑黄檀
亦被称为大叶紫檀,其产地位于马达加斯加。自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这种木材曾被冠以海岛性紫檀等众多俗称。然而,它并不属于紫檀属,而是属于黄檀属,因此被归类为黑酸枝类。曾经,卢氏黑黄檀的价格一度超越了大红酸枝,甚至接近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的水平。但经过一系列市场变动后,其价格逐渐回落,目前每吨的价格基本稳定在7至2万元之间,位列大红酸枝之后。
3、东非黑黄檀
东非黑黄檀,被誉为紫光檀,是《红木》国标中归类于黑酸枝类的一种珍贵木材。它主要产于非洲的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地。尽管其原料价格相对亲民,从几千元一吨到三万余元一吨不等,但因其出材率较低,所以制成的成品价格却相对较高。成品品质参差不齐,价格差异显著。某些东非黑黄檀成品的售价甚至超越了大红酸枝,而另一些则仅与花枝(巴里黄檀)相当。总体而言,其价格可位列大叶紫檀之后。
4、微凹黄檀
微凹黄檀,这一在《红木》国标中归类于红酸枝类的珍贵木材,其原木材质与大红酸枝颇为相似。然而,由于五六年前市场上较为罕见,曾有不法木材商将其冒充大红酸枝出售给红木家具厂,以谋取不义之财。在年,微凹黄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名录,导致其价格飙升,短短几个月内涨幅达到两倍。但随后,价格有所回落。目前,墨西哥产地的微凹黄檀价格相对较高,吨价普遍在4万多元左右,而巴拿马和尼加拉瓜产地的微凹黄檀价格则介于2万至3万多元之间。近两年来,微凹黄檀的成品价格呈现出较大的波动,目前已与巴里黄檀的价格大致相当。
5、巴里黄檀
巴里黄檀,在家具市场上被称为红酸枝,而在原木市场,它通常被称为花枝或花酸枝。这种木材主要产于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以及老挝等地。在清末民国时期,巴里黄檀被引入国内,那时它被称作“新红木”,作为大红酸枝的替代材料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