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红酸枝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紧绷的状态。具体而言,直径在15-20厘米范围内,长度为1.5米至2米的中等尺寸料材,每吨售价在20-28万元之间;而直径在20-30厘米,长度超过2米的较大料材,价格则攀升至每吨28-40万元;至于直径超过30厘米,长度达到2米以上的超大料材,其价格更是高达每吨50-60万元。此外,宽薄板的价格则根据具体件数和质量来定价,每吨价格折合在万至万元之间。大红酸枝,作为红木家具中的经典材种之一,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其“具温润、匀质地、声舒畅、并刚柔、自约束”的独特特性,使得大红酸枝家具备受追捧。然而,随着过度采伐,东南亚各国的红酸枝原材料已逐渐减少,甚至面临枯竭的危险。目前,红酸枝在泰国和越南的开采已接近尾声,仅有老挝与柬埔寨交界处尚存少量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是东南亚地区——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这四个热带国家的特产。这种珍贵的木材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家具的顶级用材。然而,近年来中国红木家具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庞大需求,使得大红酸枝的消耗量急剧上升。越南大红酸枝木材交易市场,如今犹如一个小型集市,充斥着各种摊贩。这种“按斤论价”的交易方式,不禁让人联想到十年前三亚海南黄花梨交易的火热场景。然而,如今那种成车成吨买卖大红酸枝的盛况,似乎只能在红木历史的尘埃中寻觅。年,泰国境内的大红酸枝树数量已所剩无几,仅存大约10万棵。而到了年,老挝境内已无法找到成熟的大红酸枝原生树,同时,柬埔寨除了部分严格保护的区域外,原生的大红酸枝树也被视为珍稀物种。年,在第16届CITES缔约国大会上,交趾黄檀(大红酸枝)被正式列入濒危附录Ⅱ。这一举措导致了大红酸枝市场的剧烈波动,其价格应声上涨,原材料进口量和家具产量均大幅缩减。大红酸枝因此成为了红木市场上继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之后的又一抢手货,奇货可居,供不应求。年,越南方面声称国内已无法寻找到大红酸枝树,这一情况使得这种木材被进一步视为珍稀物种。年,第17届CITES缔约国大会将交趾黄檀(大红酸枝)的管制级别进行了调整,从附录Ⅱ中的标注5提升为标注4,这意味着其管制范围从原先仅限于原木、锯材和胶合板,扩展至包括家具及其零部件在内的更广泛领域。此举导致大红酸枝的贸易活动被全面禁止。年,CITES组织宣布,自年第16届缔约方大会后,源自柬埔寨王国的交趾黄檀所持有的CITES许可证均被证实为伪造。这一发现导致国内红木补货变得异常艰难,东南亚的进口渠道被彻底封锁。同时,由于柬埔寨大红酸枝无法获得合法进口许可证,过去7年来,大红酸枝的大规格料材几乎难以寻觅。年之前,大红酸枝在木材市场上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整批集装箱大货车满载而归,交易市场异常火爆。然而,随着国际公约的限定,这种繁荣景象已逐渐消逝,如今只能成为回忆。近一年多来,大红酸枝材料商人的出货量仅为几百公斤至二三千公斤的小规模。由于供不应求,市场行情自年下半年起大幅上涨,涨幅高达30%至50%,创下了年以来的新高。
未来,超过40厘米宽的薄板将愈发难以寻觅,即使能够获得,也需付出高昂代价。分析大红酸枝的供应量和库存情况,我们发现-年间,部分红木企业和木材经销商为缓解资金压力、偿还银行贷款,曾不得不将库存的老红酸枝木料和家具成品以低价出售。如今,这些库存已接近清零。大红酸枝的未来涨势已成定局。随着其在东南亚地区的日益稀少,价格不断攀升,甚至有植保学家预测,若继续当前砍伐速度,大红酸枝将在未来10年内面临灭绝,预计时间为年。这主要是因为泰国、越南等地的红酸枝原材料已接近枯竭,而老挝、柬埔寨交界处所剩的交趾黄檀也难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