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历时几百年,但红木标准化历史其实很短,从年第一版国标红木出台,到如今,红木标准化之路仅仅19年。如今红木行业举步维艰,红木家具被消费者诟病为“水深”的原因是什么,红木家具行业何如何从,是谁动了红木行业的奶酪?今天,红木网老良就和大家聊聊红木家具行业标准化之路。
年,《红木》国家标准(GB/T-)正式出台,“红木”被定义为5属8类33种”名贵深色硬木的统称;到了年,《红木》新国标(GB/T-)的修订,又把种类改为了29种;不管标准如何修改,“红木”都是中国独有的概念和文化,西方并没有红木这么一说。当百年洗礼成材的名贵红木,遇到了秉承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式红木家具,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红木家具文化,这是文化与红木原材的完美结合,红木升华了家具,也创造了一个时代。
-年,中国红木家具产业突飞猛进,是*金的15年,在国内形成了很多红木家具产业集群,比如:河北大城、浙江东阳红木、福建仙游、广东中山、广西凭祥、云南瑞丽等,红木家具市场洪流滚滚,人声鼎沸,泥沙俱下,十分火爆。
然而,年红木家具市场突然进入寒冬,大量红木家具厂家经营惨淡、纷纷倒闭,是15年来红木家具众多乱象导致的恶果,红木家具产能过剩,部分红木家具厂家的材料造假、红木家具款式混乱、红木家具工艺粗糙、中华文化缺失的集中爆发;同时,海外红木原料限制出口更是让很多红木家具企业雪上加霜。
在红木家具15年的快速发展期,“红木水深”“真假难辨”“款式老土”“鉴定无门”等标签被牢牢的贴在了红木家具行业上。红木家具行业,一下子被推到了转型升级的岔路口,淘汰和洗牌,优胜劣汰、让很多企业猝不及防。
在年下半年,《红木》新国标的重新修订,就红木入围的数量而言,有三种声音。“不变说”认为,红木是一种文化传承,应有可比性和延续性,要保持历史的一致性;“减少说”认为,既然某些红木家具木材非常稀有且被列为CITES禁采目录,在应用标准中就应当剔除;“扩大说”则认为,近年来从海外涌入的一些新型木材与红木非常相似,甚至某些指标高于原有国标红木,理应增补到新的标准之中。修订的结果是“减少说”占了上风,红木品种降为29种,其中大部分新国标红木种类都被列入限制性交易植物目录,关于红木行业的讨论依然会继续下去。
老良以为,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消费者都该尊重红木木材。因为与一般树木相比,红木虽然来源于可再生的树种,但是因其生长周期漫长,动辄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对当代人来讲,我们消耗的是祖辈的余荫,透支的是子孙的未来,应当倍加珍惜。
其次红木行业从业人员应该严守匠人精神。红木家具在明清两代登上顶峰,其型制、工艺和样式是模板,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文化硕果,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不能为了降低成本或者牟取暴利,偷工减料,挂羊头卖狗日,失去了匠人的底线。
红木网开始运营,老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红木家具市场带来一些新的改变。我们对红木家具的产地、品牌、选购、甄别、鉴定、养护、收藏、鉴赏、搭配等知识做了相关的整理,以基础,通俗、全面、实用的文章,希望能给红木家具消费者一个相对中立的参考,欢迎各位来留言交流红木知识。